|
 |
|
|
|
|
多媒體的虛擬空間怎樣演員默契契合 |
|
萬事開頭難,在演出活動中演員如何與虛擬的多媒體之間達到默契契合、緊密配合渲染舞臺的氣氛,根據惠州演出的不同需要,做出不同的調整或震撼、或詩意讓動作與舞臺背景緊緊融通。 在一些多媒體話劇的舞臺演出中,常以多媒體虛擬空間代替傳統布景構建的真實空間。這樣的虛擬空間經常使演員表演與虛擬布景的協調配合出現問題和偏差,失去默契和完美。這些問題和偏差在某種程度上又影響了演出的藝術整體性。這一問題的出現源于演員的舞臺走位與影像虛擬之間的矛盾。傳統布景條件下,演員可以清晰地觸摸布景、觀察布景,以布景為參考準確地把握每一個走位。而在虛擬背景下,演員就失去了這些具象的參考,而只能根據舞臺地標和直覺去走位。 從理論上講,在演員無法準確走位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通過虛擬技術讓虛擬的景配合演員的表演。但是在目前技術條件下,要精確定位物體之間的運動軌跡需要通過多點定位來實現,即把人的動作通過不同角度的攝像機捕捉進電腦,通過復雜的運算使虛擬的景與人的動作相配合。這種技術一般只在實驗室內才可能實現,而在現實的舞臺演出中,顯然無法達到這一要求。 因而,這一問題的解決只能依靠演員。讓演員熟悉虛擬場景,充分發揮演員的直覺和感性,通過反復排練形成舞臺走位的慣性。在演員適應虛擬影像場景的同時,確定一系列可準確定位的參照物(如,實物小道具、舞臺地標等),這樣基本可以解決演員和虛擬影像場景的協調、配合問題。 在所有的舞臺演出中,運用到的多媒體影像都是事先設計并制作完成的,是固定的。這使演員事先熟悉虛擬場景形成舞臺走位慣性成為可能,也使參照虛擬場景作地標定位成為可能。從而,演員每次舞臺走位都有參照物可循。因此,演員與虛擬場景的協調配合就可以達到一個完整的藝術效果。 這一場對演員和虛擬場景的處理手法,就是讓演員先熟悉虛擬影像場景,然后根據虛擬場景調節演員自身。與此同時,以準確的地標表示出演員的走位,給演員以明確的參照,以期達到演員表演與虛擬場景的完美配合。但在實際演出中,演員奔跑的動作和虛擬的宮殿臺階卻始終沒能配合好,波拉尼賽沿臺階向上奔跑之時,腳步沒能踩在臺階的踏面上,而是踩在了虛擬臺階的拐角處。這一失誤完全破壞了多媒體影像所建立的虛擬空間真實性,也成了整場演出的一個遺憾,使多媒體影像所構建的宮殿內景的真實氛圍霎時之間蕩然無存。 這樣的結果無疑是令人遺憾的!但在這遺憾的背后又是怎樣的原因呢?在實際演出中,演員的表演與虛擬影像的結合方法是可取的,但是為何沒能達到藝術整體性上的統一呢?由于各個部門協調配合的關系,在排演這部戲時,直到演出前一個星期才最終確定了虛擬影像場景的設計和創作部分,這使得演員沒有太多時間去熟悉和理解虛擬影像場景,也就不能完全發揮與虛擬場景配合的主觀能動性。在多媒體影像的實際運用中,演員對虛擬影像的熟悉把握和其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除此之外,多媒體影像的操控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多媒體影像構造的虛擬場景與演員表演之間形成互動,這種互動的形成是多媒體影像的操控者和演員共同完成的。 |
上一頁:精彩的魔術表演上臺前要注意的事項 下一頁:演員在表演時要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