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個演員的雙重生活-表演 |
|
演員表演的魅力,不僅取決于對角色內容理解的深度,也取決于表現這種內容的外部技術;外部體現技術不完善會使演員最美妙、最深刻的創作意圖大為減色。演員表演角色時所具有的一種獨特心理狀態。演員要化身為角色,進入角色的規定情境,過著角色的精神生活;同時演員作為角色的創造者,又時刻監督著自己的表演,駕馭表演角色的整個進程,使之沿著正確的目標行進。這就形成了演員表演角色時的雙重生活。意大利演員托瑪索;薩爾維尼說:“在我表演的時候,我過著雙重生活,我哭著,笑著,但同時我又在分析著自己的眼淚和自己的笑聲,使它們能夠更強烈的影響著那些我要打動的人的心。”在表演術語中,演員作為創作者的“我”稱作“第一自我”,所演角色的“我”稱作“第二自我”。演員表演中的雙重生活就是:演員要使自己化身為角色,按照角色的性格、意愿、情感去行動,體驗和體現“第二自我”的精神生活;又時刻保持著“第一自我”進行藝術創作的心理狀態。兩個“自我”是不可分割的,并存于演員一身。 第一自我 演員表演角色時,作為角色創作者和監督者的演員本人。詳“演員表演中的雙重生活”。 第二自我 演員表演角色時所化身的角色。洋“演員表演中的雙重生活”。 體驗派藝術 表演藝術的派別之一。具有廣泛影響。代表人物是蘇聯戲劇家康斯坦丁;塞爾格耶維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體驗派藝術的基礎創作原則是“通過演員的有意識的心理技術達到天性的下意識的創作”(通過意識達到下意識)。即要求演員在創造角色時有意識地體驗角色,正確地生活于角色之電由此產生“我就是”的真實感相信念,間接地用意識去影響下意識,喚起并誘導有機天性和下意識的創作活動。當演員了解并感覺到他的內部和外部生活是循著人的天性的全部規律在規定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正常進行著的時候,就能顯露出下意識的隱秘角落,流露出所需要的情感。 體驗派認為表演藝術的目的是通過藝術的形式表達“人的精神生活”。外部表達則依賴于內心體驗。而演員要把極其微妙的、常常是下意識的生活反映出來。就要求有訓練有素的發音器官相形體器官。因此這一派不但要求演員注意產生體驗過程的內部體驗技術,也要求注意對情感作外部體外部體現技術。 體驗派藝術堅決反對匠藝式的刻板表演,也不贊成只在角色準備階段進行體驗的表現派創作方法,體驗派藝術要求演員每次當眾演出都體驗角色,不斷刷新表演,并主張在經過充分準備的前提下,在現場表演時進行即興創作,以使表演新穎生動。 表現派藝術 表演藝術派別之一。戲劇史上,尤其在法國戲劇史上起過重大作用的戲劇派別。代表人物是法國演員別努阿-康斯坦;哥格蘭。 表現派演員在準備角色時和體驗派演員一樣,要研究角色的內在實質,有體驗過程,首先要找到自我,并按照活生生的人的方式力求在自己身上激起角色的內心生活。但體驗過程不是這派藝術創作的主要步驟,而只是創作工作的準備階段,目的只是為了找到情感表露時的最完美的外部形式。一旦找到之后,就借助演員訓練有素的肌體和表演技巧,精確而機械地重復這些已被確定下來的手法來表演角色。于表現派當眾表演時已停止了體驗,所以演出雖華麗,卻是冷漠的。 表現派認為劇場及其演出都是假定性的,舞臺在創造真實生活的印象方面,手段過于貧乏,所以劇場不但不應避免程式,而且應當熱愛程式。表現派很注重藝術的完美性,講究形式,其形式往往比內容更令人感興趣。 表現派藝術有真實的體驗過程,因而也被認為是一種創作,一種藝術。 匠藝 沒有體驗過程的、機械刻板時表演。匠藝演員一成不變地擬定了各種各樣的表現手法來對付表演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情感,如表達愛情時五指捫心,表達嫉妒時咬牙翻白眼等。在發聲、吐詞和說話方面,活動和動作方面,造型方面,表現各社會階層和各時代人物方面,也都有刻板的表演手法。匠藝式的表演大部沿襲前人的匠藝傳統或襲用當代名演員的現成手法,一成不變地反復照做。也有一些手法則是屬于演員本人的裝腔作勢、矯揉造作的表演。這種表演沒有活生生的。真實的內心的體驗和創作;因此沒有真實的情感,沒有精神內容,只有對角色外形的程式化模擬,稱不上藝術。 體驗角色 演員創造角色的工作內容之一。與體現是一對互為依存的概念。指演員設身處地生活在角色的規定情境中,和角色一樣正確地、合乎邏輯地、有順序地、象活生生的人那樣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動作的創作過程。 體驗角色是表演成為藝術的前提,也是體現的內心依據。無論體驗派藝術或表現派藝術,在創造角色時都有此過程,表現派藝術體驗角色是在角色準備階段,一旦找到角色的完美外部體現,體驗即告停止:體驗派藝術則把體驗角色視為基本原則,根本目的是幫助演員創造出角色的“人的精神生活”,所以強調每次當眾表演都應體驗角色,并認為體驗角色可使演員避免匠藝式的刻板表演、矯揉造作的表演、過火的表演和空洞無物的形式主義的表演。 體現角色 演員用自身的心理形體動作和言語動作把體驗角色的結果表達出來的創作過程。演員創造角色的工作中體現與體驗是互為依存的。“體驗”是“體現”的內心根據;“體現”是“體驗”的外部形式,兩者缺一不可,不能分割。“體驗”有助于創造富有表現力的外部形式。“體現”則能把角色內心最細微的活動鮮明生動地傳達給觀眾。這就是一個表演者的雙重生活。 |
上一頁:妱何掌握行動與情感的結合 下一頁:怎么分演員的注意力,讓其做到面面俱全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