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端午將至,大家都收到粽子禮盒了嗎?
每逢端午、中秋這樣的傳統節日,不少企事業單位往往會準備節日禮品。粽子、月餅用上禮盒進行包裝后,看著高端大氣上檔次,但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裝真的有必要嗎?
就當前情況來看,我國現有的包裝廢棄物大多是因為過度包裝產生的,帶來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問題需要受到重視,尤其是粽子、月餅一類統一采購量大的商品,過度包裝問題相當突出。
所以在今年端午節前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了GB 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對粽子、月餅包裝進行了再次明確。
修改單中,主要對食品包裝層數、包裝成本、混裝要求等作出要求,明確“月餅及粽子不應超過三層”,“銷售價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餅和粽子,生產組織應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與內裝物接觸的包裝之外所有包裝的成本不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15%”,“月餅和粽子的包裝不應使用貴金屬和紅木材料”、“月餅不應與其他產品混裝,粽子不應與超過其價格的產品混裝。”等內容。
雖然這項修改單中適用于月餅、粽子的條款將于今年8月15日才正式實施,但其發布對于粽子等食品的生產企業來說,無疑釋放了一個強信號——國家對食品過度包裝的監管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在食品生產與消費環節,“綠色”都將成為當下和未來的關鍵詞。
對于上游的食品生產企業而言,與其做些華而不實的表面功夫,真的不如加快現代化生產工藝、生產線新舊動能轉換,在大方向上做好產品品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