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今天我們來淺聊一下食用油。
物美價廉的大豆油是我國消費量比較高的一類油品。但是長期以來,大豆原料依賴進口、我國食用油自給率僅有31%的情況,嚴重制約著我國“油瓶子”的穩定。所以今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要“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帶動大豆擴種提產。
不過要是有關注油料產業的朋友,其實會發現除了支持傳統的原料作物發展,這些年茶籽油、核桃油等草本植物油與木本植物油也快速成長起來,發揮出重要的替代作用。而油莎豆作為一種單產量比肩玉米,遠高于大豆、花生等作物的草本油料,更是有行業人士將其認為是替代進口大豆的戰略作物。
隨著這些年上游種植業加快對油莎豆進行試種引進和種植技術推廣,中游的加工也緊跟著開始了榨油工藝方面的攻關。
今年三月,“油莎豆制油加工示范生產線”項目在河南進行了現場觀摩評價。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預處理膨化和亞臨界低溫萃取等技術,油莎豆的出油率相對更高,得到的食用油莎豆餅粕還能進一步實現高效的綜合利用。同時,在產學研協作下,用于油莎豆油加工的生產線進行了優化升級,并在企業中完成了涵蓋預處理、膨化、壓榨、亞臨界低溫浸出、精煉生產線等環節于一體的示范生產。
新項目、新技術取得突破,這對油莎豆油產業化具有重大意義。但是未來,油莎豆是否真的能夠成為替代進口大豆的戰略作物呢?我們拭目以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