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舞蹈是根據舞蹈所塑造的形象來進行劃分的 |
|
舞蹈是擅長于抒發人的情感的一種藝術,它在敘述事物的具體概念方面有比較大的局限,而舞劇所要表現的一定的戲劇內容,則要求舞蹈具有一定的敘事能力。如何使這個矛盾得到解決,使其達到對立的統一,是舞劇創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1、抒情性舞蹈,又稱情緒舞。其主要的藝術特征是在特定的環境中,以鮮明、生動的舞蹈語言來直接抒發人物—舞蹈者的思想感情,以此表達舞蹈家對生活的感受和評價。優秀的抒情舞往往是既帶有舞蹈者的個性特征,又概括了時代和人民群眾普遍的情感特色,是個性和共性的統一,因而能喚起廣大觀眾的情感共鳴。如《紅綢舞》通過舞蹈者手中紅綢不斷飛舞流動的各種線條所組成的豐富多彩的畫面,直接抒發了獲得自由的中國人民那種興奮喜悅的心情和精神振奮、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的精神風貌。男子群舞《海燕》通過迎著暴風雨,振翅翱翔的海燕的舞蹈形象,以象征性的手法,表現了新時期中國人民在風浪中搏擊前進的勇氣和決心。高超的舞蹈技藝和細膩、精湛的表演,所創造出的生動、鮮明的舞蹈形象和深邃的意境,給人以美感享受。 2、敘事性舞蹈和舞劇雖然都具有不同的人物和一定的情,料膽它們卻有不同的特質。前者一般篇幅比較短小,情節也比較簡單,不像舞劇那樣有曲折復雜的情節結構和尖銳激烈的戲劇性沖突。如《金山戰鼓》通過宋代著名女將梁紅玉率領兩個孩兒,在宋軍和金兵激戰的金山腳下,親臨陣前,觀戰、擂鼓、中箭、拔箭、對天盟誓、擊鼓再戰,直到戰斗勝利的情節過程,運用舞蹈手段,形象地把梁紅玉不畏強敵的民族氣節和昂揚的戰斗精神,作了生動的藝術表現。 敘事性舞蹈,由于結構精巧、精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與我國人民群眾傳統的審美習慣相適應,所以是我國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舞蹈樣式。 3、戲劇性舞蹈,我們統稱為舞劇。舞劇是以舞蹈為主要藝術手段表現一定戲劇內容的舞蹈作品。是一種綜合了舞蹈、戲劇、音樂、舞臺美術的舞臺表演藝術。它和其他戲劇藝術形式的共性,都是通過舞臺上不同人物的行動和他們的性格沖突來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而其不同的藝術特性,就是藝術表現手段的不同,以及由此而生發出的許多藝術特征。話劇、歌劇的主要表現手段是語言和歌唱,舞劇的主要表現手段是舞蹈。舞劇的藝術結構上要比其他戲劇形式具有高度概括、凝練、集中的特點,注意在情節故事的發展和人物的行動中,著重對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內心世界進行細致、深刻的描繪。 |
上一頁:表演好小品得要抓住幾個技巧 下一頁:舞者用舞蹈的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