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角色與生活演員應如何處理好? |
|
表演藝術以演員自身作為創作工具,演員既作為人物形象存在,同時又作為創作者存在。表演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技術,目的是感動觀眾,給人以啟迪和鼓舞,同時也是手段。在表演藝術中,演員要解決自身與角色之間的矛盾,他不僅要掌握和磨煉自己的外部表現工具——形體、五官、聲音、語言等各種技能,還要掌握表達內心世界的內部技巧。演員是怎樣處理好表演與角色的關系:
1、表演和生活的關系,不能概念性的體驗生活,最好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表現形式,要出乎一般人的想象,其效果最佳。
2、體驗和體現的關系,必須自己親身體驗,找尋體驗,體現,表現,深思熟慮,多問為什么,選擇最有表現力的體現,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要動心。切忌;心不動形已動。注重;最切實的體驗。
3、演員的氣質問題;是一個演員的生活經歷,文學修養,政治水平,遇事,以后的適應一及表達能力,冷靜,不急躁,思想有條有理,表達有序。
4、創造典型性格的問題;(表演性格化)
5、人物的種子;(內心形象)選擇準確對創造角色有直接影響。
6、外部性格化的問題;
7、一個戲曲演員要有自信,如果沒有自信,任何角色都演不好,但要正確樹立自信,來自多方面的修養。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多學習,多讀書,多方吸收營養。
8、茅威濤越劇演員很了不起;是一個綜合素養很健全的演員,特別是文學底蘊之深。一個戲曲演員必須具有很好的文學修養,她對角色的理解具有獨特的理解,她敢于突破早已形成的越劇風格,尋找適合劇中人物的最佳體現,追求永恒的藝術生存力,敢于超越程式,她的表演得到越劇界的認可并得到首都觀眾的認可。當今演員缺乏開拓,更缺乏“驚人之舉”。而茅威濤用話劇的真實,川劇的形體,昆曲的細膩,越劇的柔情熔為一爐塑造人物。她的這一點正是我們當代戲曲演員及缺乏的。另外一點她掌握了“若間若離”,就是我們的“意識及下意識”,要講究“控制能力”,主要是外在的形式美。
9、內心視像,演員表現某個人物時,必須要有劇中人的視像,如果沒有視像給觀眾的印象是空虛的,膚淺的。
10、戲曲演員要提高審美意識;審美意識的高低決定本人藝術品位的高低。演員不僅僅要再現形象,而且要通過表演補充形象,不僅僅是扮演,而且是創造。 |
上一頁:民間舞蹈的藝術特點 下一頁: 演員要掌握話筒使用中的知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