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機械設備網 地方新聞】“葡萄美酒夜光杯”,早在古代人們就被甘醇的葡萄酒所折服。到如今,消費者還是難抵葡萄酒的誘惑。在我國的新疆、寧夏等地已經立足資源稟賦發展起了以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葡萄酒產業。
據了解,北緯38度左右為世界葡萄種植黃金帶,而寧夏正好處在該緯度范圍內,加上寧夏地區全年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質以砂土為主,富含礦物質,這些條件使得寧夏發展葡萄酒產業得天獨厚。寧夏葡萄酒憑借香氣濃郁、酒體醇厚、強勁、口感絲滑細膩的特點受到國內外消費者青睞。
近年來,寧夏葡萄酒在整個葡萄酒產業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數據顯示,2022年寧夏共收獲釀酒葡萄原料14.6萬噸,生產葡萄酒1.38億瓶,占國產酒莊酒釀造總量的近40%,葡萄酒出口增長率穩定在30%左右,新增釀酒葡萄種植基地5.76萬畝。2023年,寧夏計劃新增釀酒葡萄基地4萬畝,年生產葡萄酒達到1.5億瓶,實現綜合產值400億元以上的目標。
銀川市作為寧夏葡萄酒的主產區,該市葡萄酒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寧夏整個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因此必須充分發揮銀川市在整個葡萄酒產業發展中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區位優勢。為了推動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銀川市人民政府在2022年印發了《銀川市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展望:力爭到2025年,全市釀酒葡萄種植基地總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含寧夏農墾),年葡萄酒產量達到10萬噸(1.3億瓶),酒莊年接待游客300萬人次以上,葡萄酒綜合產值500億元以上;培育年銷售額5億元以上的龍頭酒莊(企業)、5000萬元以上的骨干酒莊(企業)、2000萬元以上的品牌酒莊(企業)20家以上,市場龍頭品牌酒莊(企業)綜合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顯著提升,“葡萄酒+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發展,產業綜合生產經營能力明顯增強。
隨著消費升級,酒企紛紛加快數字化、智能化進程,葡萄酒行業同樣如此。《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加強推進產業數字化賦能,構建數字化服務平臺,對葡萄與葡萄酒生產數據進行采集、分析、挖掘和管理,實現對葡萄酒產業的精準化、智能化管控;鼓勵酒莊(企業)建設完善企業葡萄酒質量追溯平臺及設施設備,實現葡萄酒“一瓶一碼”全鏈條追溯和產業數字化監管。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的葡萄酒一直處于低迷狀態。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我國的葡萄酒開始連年下降,2020年下降至12.4億公升,同比減少17.3%。在葡萄酒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寧夏不但計劃擴增釀酒葡萄基地,且葡萄酒出口增長率穩定在30%左右,足見寧夏葡萄酒的實力。這當然離不開區位條件、氣候條件所賦予的寧夏葡萄酒優良的品質,也離不開政策、智能化改造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的助力。寧夏的葡萄酒產業方興未艾,未來可期。
我要評論